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我校于4月15日下午,组织了一次针对青年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参观考察活动。旨在通过现场参观、案例分享、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下午1时,在德育处龚慧超老师、郭妍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来到了位于朱家角的“朱家学堂”, 这里是上海开放大学在全市唯一挂牌的上海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实践研究基地,也是上海市级市民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学堂创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专家,上海一站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顾问朱良俊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
步入学堂,带着古色古香、幽静温馨的氛围,让一路奔波而来的老师们一下子沉静了下来。一路边走边看,回廊中呈现的是家庭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更多的,老师则是在朱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感受到了他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探索和家校共育的未来展望,尤其是朱老师把自己对女儿的爱和教育化作“十年如一日”的书信,传递出的教育思想情怀和经验。
参观过后,朱老师就家庭教育指导,做了专题的经验分享。作为一个在教育局耕耘了40多年的长者,朱老师指出,作为老师,应该具备“五有”:有工作的态度;有帮助的真诚;有理解的心情;有虔诚的毅力;有信心。工作中需要用恒心与坚持,并试着更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成长环境,这样才能更细致地分析清问题,也才能更好地家校携手,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后,朱老师细致地还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各种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青年教师感悟
从2002年开始,朱老师能坚持给她女儿写一万封信,这件事情我非常佩服。这些书信不仅表达了他与女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展示了朱老师对现代家庭教育方法的探索。看到了朱老师如何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传递对女儿的爱和教诲。这些书信不仅文字优美,情感真挚,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让人感受到教育的智慧和力量。(陈钰)
装饰品如蝉,都是寓意着蝉蜕,在地底下蛰伏17-18年之久,这不正象征着家庭教育,培育子女直至成年所需的光阴。被那编辑成册的家书给震惊到,十年如一,距离万封家书不过所差千余。一时间也是很羡慕在这般爱护下长大的孩子,被爱包裹,健康幸福成长。(朱葛心怡)
朱老师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朱老师提出的“笨办法”、“土办法”和“洋办法”,即坚持、以身作则和换位思考,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的教育策略。(贾伟伟)
报喜能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进步与成就,增强他们对孩子的信心,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报告负面情况,这可能导致家长过度紧张,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将更加注重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在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的喜讯,而对于一些问题,会在内部尽量解决,以减少家长的担忧。(胡瑞卿)
通过本次参观考察活动,青年教师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青年教师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