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正文
“核心素养引导下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华新小学教学节活动简讯
发布日期:2022-11-15    作者:华新小学

11月11日,华新小学围绕“核心素养引导下教与学的方式变革”这一大主题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语文、数学、英语和美术学科四位名优教师执教。华新小学全体教师、佳禾片兄弟学校教师代表及云南结对学校教师代表通过腾讯会议,在云端参加了本次活动。


语文学科

陆文婷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课文《爬天都峰》。陆老师立足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接着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读懂“爬山前、爬山时、爬上峰顶后”分别写了什么以及怎样写清楚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悟了可以从作者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以及人物表现等几个方面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展开了研讨。陆老师先简要说课,接着0-2年的新教师交流了本次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然后,各个教研组的骨干教师对《爬天都峰》这堂课做了点评。老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活动带给自己不少启发。新教师从情境的创设、字词的教学、朗读指导、课堂组织等不同角度谈了自己对教与学方式的认识,骨干教师对习作课的教学方式谈了自己的收获,如怎样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怎样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同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数学学科

孙培旻老师执教《统计》一课。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对全班同学喜欢的水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中理解统计的意义,在对比观察中理解用“正字记录法”、“竖杠符号记录法”的必要性。

课后,数学学科组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孙老师语言亲切,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学习过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统计、分析数据的意识,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这节课给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如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指明了方向。

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组围绕主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活动。此次活动由顾鸣超老师主持。

在观课前,顾老师抛出三个思考问题:在指向主题意义的探究方面,本课时是如何设计与实施的;本节课,教师是如何通过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的;本课时的学科育德对您在挖掘育人价值方面有何启示。接着,张美玲老师执教了4AM3U2P1 Choosing Jill’s neighborhood一课。她以Jill和家人选择一个新的社区居住作为课堂主线,在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主题阐释环节,顾老师从新课标理念出发,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的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关键是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学生已知,学习和运用语言以及深入探究主题意义。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其文化意识、提升其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能力。

接下来的研讨互动环节,各位青年教师从自己的观课体验中交流教师是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的英语学习活动的。最后,赵丹老师作为主评人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她认为张老师的课堂层层递进、循循善诱,遵循感知、理解、体验、内化的学习规律,真正做到了“踏实、扎实、真实”。

美术学科

方勇老师执教一年级“好看的颜色”一课。首先,方老师由大师米罗作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欣赏讨论之后第一环节让孩子模仿大师写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可以按照方老师的方法设计自己的名字,并添加了点、线、面装饰画面。第二环节欣赏大师作品中的色彩,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对比色。

整个教学环节充分整合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单元整体意识。同时,方老师还利用错分析,微视频与课堂示范相结合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为学生接下来学习色彩运用和构图安排奠定了基础。

本次教学节活动,为兄弟学校之间学科教学的探讨与交流搭建了桥梁,为进一步研究“核心素养引导下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提供了一个引子,对老师们后续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