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1日,青浦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活动暨区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教研活动在华新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基地项目研究主题“借助提示讲故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展开。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华新小学)主持人丁媛,华新小学副校长、基地副主持人王静,区各小学二、三年级教研组长,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青年教师学习班成员约9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展示
首先,华新小学钱伊宁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黄帝的传说》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学习黄帝造车的故事。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带着“黄帝为什么要造车?他是怎么想到造车的?又是怎么造车的?”这些问题边读边思,提取信息、概括句意,读懂故事的内容,并根据提示讲述黄帝造车的过程,体会黄帝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教师重视评价,除了课堂即时评价,还能将作业融入课堂,注重方法的指导,努力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接着,华新小学杨琳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课堂由本单元所学的有趣的故事引入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杨老师创设了开展班级“趣味故事会”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对所提供的讲故事视频进行比较、分析,提炼讲故事和听故事要点。基于学情,杨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在明确要点后,学生根据讲故事的要点自主练习,然后在小组内讲故事、同伴评价,最后上台讲故事,师生共评,体现教、学、评一致。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和应对能力。
基地工作交流
基地副主持人王静老师以“思行并进,聚势赋能”为题,从三个方面对基地近三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一是专家引领,赋能前行。这三年,基地邀请市教研员等多位专家开设讲座,内容涉及“新课标”解读、单元教学设计、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旨在加强本区教师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与把握,更新理念。二是研修活动,研思并进。为了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科基地以“讲故事”为切入点,选取二、三年级教材中相关课文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有效策略。三是思行并进,结出硕果。基于研究,提炼了讲故事的有效方法,形成一定的成果,如二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作为区单元教学设计样例印发给各校,起到区域辐射引领的作用。
接着,基地主持人丁媛老师围绕项目主题,立足三年的研究,开设题为“以讲故事为抓手,提高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微讲座。丁老师指出从课标的要求和统编教材的编排来看,讲故事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学生讲好故事,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如何指导学生较完整地讲述故事?丁老师结合多个教学案例从理清叙述顺序,梳理故事框架;提取重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熟读故事内容,内化文本语言;营造讲故事的氛围,增添仪式感;“讲”“演”结合,增加趣味;重视评价,保持教、学、评一致六个方面进行方法指引。丁老师的微报告,使教师对讲故事的要求和方法指导更清晰,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更深入。
本次基地活动,既是对基地项目的进一步探讨,又是阶段研究的梳理与总结,为二、三年级教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指引了方向,对教师后续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撰稿:华新小学 陈田田
摄影:华新小学 张依撷 白昕昕